瑞士人的熨斗情結
紐約客有支很難用的美國土製熨斗,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裡,終於蒸汽功能故障,煮婦流下一滴開心的眼淚,總算可以安心去買新機器。Amazon 上用戶強推這支德國製的熨斗,價格又滿意,二天不到就到貨了。
德國熨斗體格很壯,頭尖尖的長相兇猛,密密麻麻的微型蒸汽孔橫算有十四排,底部有九排,(美國土製才一排),開箱後拿出洗好的厚棉桌布,德國熨斗噴出強大蒸汽,棉布的梅乾菜皺紋瞬間消失,人生還能強求什麼呢?
熨斗這玩意,總令我想起瑞士。不知道是家庭或是學校教育的結果,瑞士人家裡的所有布製品,一律都要熨燙整理。如果大家有機會去瑞士逛到二手店,店裡的手帕區,不管是男仕女仕手帕,一定是洗過再燙平的。連用來擦鼻子的手帕都要平整,穿在身上的更不用說了。
有一次我去鄰居家借東西,她櫃子一打開,床單、枕頭套、全部都是豆腐乾有棱有角的。我鄰居家不大,但是她有個房間是專門用來燙衣服用的。瑞士的百貨公司裡,頂級的熨斗組合 (ironing system) 賣到快三千法郎,解說熨斗的售貨員衣服筆挺,我卻像土包子嚇了一大跳。
節儉持家的煮婦,有了這隻德國熨斗,是不是接近了瑞士頂級貨的等級呢?